Overblog
Editer l'article Suivre ce blog Administration + Créer mon blog

Pages

Publié par 陶赟

大家好,今天播出《中华文明复兴讲话》系列第2讲:前言之二:本书的写作目的。

我写这本书的目的有三:一认识中华文明,二复兴中华文明,三运用中华文明为人类未来找出路。

第一我们要用现代的眼光和全球文明的视野来重新认识中华文明。一个民族的文明既是历史的沉淀和积累,也是该民族未来发展的动力与方向。文明中表现的历史事实是客观存在,我们不能随意改变,但文明的精神内涵是随着时代演进的,是需要吐故纳新而为时代服务的。因此每个时代我们所需要的文明内涵是不同的。所以,对于历史中的文明需要根据时代变迁而不断进行再认识、新解读,乃至新建设。今天中国人和地球人需要认识的中华文明,是应当以现代和全球化视角来分析的。一要用现代观念去理解传统文明,比如用现代宪政观念去分析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我称之为中华古典宪政,大致从汉初儒家兴起到宋末崖山国殇。这段时期学术一直领导政治,即道统高于法统,以政治权力分配和制约为核心内容的根本宪法即儒家思想没有大变。因此王朝更替不过是现代意义的执政权转移,而不是所谓的“两千年黑暗专制”。二要以文明比较方式来发现中华文明的普世性价值,比如中华文明对宗教和信仰的认识对我们而言习以为常,但放在全人类文明中,却能发现其领先全球的智慧,因为我们是唯一把人放在最核心最信任地位的文明。

第二中华文明复兴事业是知行合一的事业,理解中华文明是基本条件。在理解的基础上,我们要建立理性的民族自信心,为未来的实践提供正确的指引。比如全盘西化就不可取,把中国宗教化,基督化更加是走了文明倒退的错路,我们要坚决反对。而盲目自信也不对,比如以儒家宪政来代替现代民主宪政就是复古而不是更新。本书要从传统文明的智慧中为现实问题求答案,为中华复兴事业的伙伴们提供理论依据和思路启发。比如用中国传统的务实之学术理念来改革今日现行的中立之学术理念,把学术从越来越脱离实际而脑残化的绝境中解救出来。又如以中国教育把平民培养成贵族乃至圣王的理念来改造现行西方化的个人主义及庸众教育模式。

第三中华文明是普世文明,天下大同是其终极目标。因此中华文明的复兴必然要为全人类的未来而寻找出路。没有这样的意识,就不会理解真正的中华文明。今日世界之动荡和人类对未来的迷茫皆源自对中华文明的认识和运用不足。其一在于中国人自己丧失了对中华文明的信心,一味崇拜西方而不思学习中华文明,更无与全人类分享之宏愿;其二在于汉学家对于中华文明的研究几乎无任何实用目的: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可以从中华文明中获得对自己国家和社会有实用价值的内容,因此作为中外交流之桥梁的汉学界并没有帮助世界认识到中华文明的真正价值;其三在于西方历史短而暴起,领先区区200年就以为永远先进,他们从未有过师从其他文明的好学好奇精神,因此陷入今日坐井观天之困局而不自知不自省,无求教中华文明之念;其四在于包括中国人在内的全人类并未意识到在如今全球化大交流的环境下,任何现实中的重大问题都非一国之特有,比如经济和宗教问题。因此固守在本国文明中求解都难以达到最好之效果。盖因全球性问题必以普世智慧为本加以地方特征为手段来解决,而普世智慧在今天只限于西方智慧,而无中华智慧,并非真正的普世智慧,所以各国之重大问题始终未得解,人民亦不知所措。而这正是中华文明复兴之普世意义,比如用中国传统的士大夫精神来倡导学者兼任政治家,并以此组建执政核心来改革西方党派恶斗破坏民主的政治危机,从而创建真正普世的民主模式。

所以,一言以蔽之,本书的核心目的是用通俗方式来讲解一个属于21世纪的,也属于全人类的,并且能够解决人类实际问题的,新的中华文明。

 

明天播出《中华文明复兴讲话》第3讲:前言之三:本书的写作特点

 

谢谢收听,我们相识是这个世界的幸运。

 

欢迎关注“文明之道”书院微信公众号 taoyun2017  

 

《中华文明复兴讲话》系列微信公众号的配图均选自台北故宫博物院APP中的内容,对此表示感谢。

Pour être informé des derniers articles, inscrivez vous :
Commenter ce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