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复兴讲话》第3讲前言之三:本书的写作特点
大家好,今天播出《中华文明复兴讲话》系列第3讲:前言之三:本书的写作特点
首先,本书是通俗读物,我希望跳出学术书的条条框框,让更多的人能够理解中华文明。因为复兴中华文明是一项人民的时代事业,而不是专家学者的垄断权力。通俗的讲解可以启发更多的普通读者也来构建大家心目中的新中华文明。500年前欧洲的文艺复兴主要是由学者推动的,因为那时大多数人都不识字,且深受基督教思想禁锢,没有能力成为西方文明复兴的主体。而在21世纪的今天,每个受过正常教育的国民都应当拥有对自身文明的解释权和更新权,应该成为中华文明复兴的主力。人民主权不仅仅表现在政治权力方面,也应该体现在知识权力方面。事实上,在西方模式垄断的中外知识界,我相信人民比专家有着更正常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智慧。尤其是在建立新中华文明这场伟大的运动中,专家们往往只会低头考古,而人民才会抬头展望未来。
其次,本书将大量运用中外,尤其是中西对比的方式来解释中华文明。苏东坡有诗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看待文明也应该结合内外部不同的视角,这才能更完整地了解一种文明。百年来,面对西方文明的挑战,中国知识分子运用中西对比方法来重新认识中华文明,挖掘其价值,展望其未来,层出不穷。比如梁启超的《中国前途之希望与国民责任》、辜鸿铭的《中国人的精神》、梁漱溟的《中国文化要义》。而钱穆更是以中西对比为其论述中华文明时的基本写作方法。如此纵览天下的王者视野是中华文明的传统,在西方则迄今未见经典作品。所以说,开放才是中华精神,而固步自封恰恰是西方陋习。
最后,本书是以时代实际需要来新建中华文明。我们不能拘泥于中华文明的历史定义,把大量精力放在了名词和句子的意思解释及其学术争论上,而不考虑到时代现实的需要,这是在考古,而不是在更新。我们不能用古代观念来改造现代社会,因为我们复兴的不是历史的中华文明,而是21世纪的中华文明,复兴复兴,重点在于兴而不是复。钱穆在《国学概论》开篇就说:“学术本无国界。“国学”一名,前及无承,将来亦恐不立。特为一时代的名词。”而后举例孟子说他急于救世,“故孟子所谓礼者,已非孔子之礼,而其意则犹是孔子之意也。若其薄桓、文而言王道,斥独夫而言民贵,皆非孔子之尊王正名之旨。然正可以见学术之随世运而转变。”在孔子时代,礼乐并未崩溃殆尽,孔子对统治阶级依然抱有改造的信心。而到了孟子时代,他对统治阶级已无信心,所以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主张主权下移由君而到民,又以“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来肯定人民革命反抗暴政的权利。孟子之民权论显然不是孔子的君权论,但更加进步,我们中国人依然把他作为孔子最伟大的继承人。这就说明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智慧,道统为之更新,法统为之创制,都无定式,这是中华道统最高妙之处,造就了人类第一等的领袖文明。我们今天的中华文明复兴正是要继承这种与时俱进的思想传统。
以上写作特点其实和我自己的人生经历密切相关。我1974年10月出生于上海,1997年上海交通大学本科工科学士毕业,不是学文的。而后做过记者、零售业,经济研究、互联网创业、媒体行业投资和管理、政府新闻宣传。10年间做过八个工作,遍及中国大陆事业单位、民营企业、外商独资企业到政府机关等全部所有制。2007年辞去政府公职到法国留学至今,不仅从理论上研究法国社会和民主,而且参加实际政治活动。32岁出国,我是在个人思想基本成熟且具备较扎实中学基础上学的西学。硕士毕业是41岁,同年读博士,所以我其实是半路出家的学者:97年毕业后,前十年是在工作实践中保持了读书的爱好,而后法国的十年是在读书中坚持了实践的习惯。所以书如其人,我的奇特人生也就形成了这些和现行学术理念完全不同的思想。另外,我在国内职业领域是:传播学、经济学和新媒体,在法国的专业研究偏重于政治学、公法学、历史学、宗教学尤其是政教分离制度。我觉得应当做这样一个小小的注解,方便大家理解本书的内容及其思维方式的起源。
明天播出《中华文明复兴讲话》第4讲:前言之四:本书的内容安排
谢谢收听,我们相识是这个世界的幸运。
欢迎关注“文明之道”书院微信公众号 taoyun2017
《中华文明复兴讲话》系列微信公众号的配图均选自台北故宫博物院APP中的内容,对此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