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verblog
Editer l'article Suivre ce blog Administration + Créer mon blog

Pages

Publié par 陶赟

 

 

“陶赟课堂”核心课程《中华文明》有多个不同的系列,每个系列由若干讲座组成。这是第一个系列 :“为中华文明正名”,针对百年来对中华文明种种抹黑而开设,是将来领导大转型的精英们的最重要的必修课。本系列共有六个讲座,今天是本系列的最后一讲,“为中华文明正名”第六讲:了解我们伟大文明必读的二十本好书。

 

要了解真正的中华文明,可以先从以下这二十本书读起。《论语》、《孟子》等国学经典,就不列在其中了。我也选了几本外国作者的书,他们的外部视角可以帮助大家更全面地掌握我们的伟大文明。这些书都是我精读过的,我都做了详细的读书笔记,包括原文摘录、点评和延伸思考。致力于中国历史大转型的精英读者也应该以同样的方式来读书,这样的收获比不做笔记多上千万倍。

 

我给每本书做了简要的书评。书的排序参考两个标准而综合:简单易懂和重要性。外国作者的书,最好读外语原著。

 

1. 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The Spirit of the Chinese People, 1915

辜鸿铭在英国长大,毕业于爱丁堡大学。由此事实而言,他其实是一位有中国血统的西方知识分子。所以,他的这本书能够以不带偏见的局外人的视角,剖析中国人最真实的精神。直到今天,它仍然是了解中华民族本质的最好的书。哪怕在西方极端思想摧残百年之后,书中所总结的中华文明的人文精神也没有完全丧失。只要读通了这本书,我们对中华文明的认识就可以走入正途了。比如他说的“中国人的性格和中华文明的三个特征就是:精深、博大和淳朴。”(In fact,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real Chinaman and the Chinese civilisation, a man must be deep, broad and simple, for the thre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inese character and the Chinese civilisation are: depth, broadness and simplicity.

 

按百年跨度来说,尤其是近30年来看,中国历史大转型之所以没有成功,就是因为大量的转型支持者首先否定了中华文明,而只想抄西方,甚至只抄基督宗教之一支-新教。如此挖掉了自己文化的根,自然就找不到未来的路。这些人带不来“光”,他们也不会让“天亮起来”。

 

要“有光”,要“天亮”,首先要读钱穆的书。钱穆于国家生死存亡之际,文明日益凋零之时,奋起而毕生为故国招魂,不仅利于当代,更将弘扬于后世。更值得学习的是其品行和为理想永不放弃的精神。而这种精神正是我们今天中华文明复兴事业最缺乏最需要的。不仅作为了解中华文明的必读书,还要更进一步思考 “如何从历史中的中华文明中选取复兴今日中华和人类文明的智慧”。我们可以这样说:没有读过钱穆的人,是没有可能去承担未来历史大转型之任务的。以下七本(2-8)都是钱穆的书。

 

2. 钱穆,《中国历史精神》,九州出版社,2012,1952。

钱穆的帝师之质尤胜其学术水平,可谓20世纪中华文明复兴事业之领袖,其著作是正本清源反抹黑的特效药。本书是综论,作为开篇阅读最好。

 

3. 钱穆,《文化学大义》,九州出版社,2012,1952。

依法治国固然为根本,但也有局限。余以为文化为治世之根本。对致力于中国历史大转型的精英来说,你们是现代史上第一代真正领导世界的中国精英,而不仅仅是“兼济天下”。此书是基本理论知识。

 

4. 钱穆,《中华文化十二讲》,九州出版社,2012,1968,1985。

续上,重点讲中国。

 

5.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九州出版社,2012,1952。

我的“中国古典宪政”思想是受此书启发,因当时正在钻研西方的宪政理论,中西比较之中,很有收获。

 

6. 钱穆,《国史大纲》(上下册),商务印书馆,1996,2001,1940。

认识中华文明史,懂得中华传统的历史学习方法,克服西方学术“知行分离”错误的方法论,恢复中国人传统智商。

7. 钱穆,《国学概论》,商务印书馆,1997,1931.

人类领袖文明之思想史,世界领袖人物必读。

 

8. 钱穆,《现代中国学术论衡》,三联书店,2001。

本书是钱穆的晚年作品(89岁),以对比中西方文明的方式来诠释中华文明之精要,综合性强,学术气息较浓(略有瑕疵),作为以上系列的总结很合适。

 

9. 胡适,《中国的文艺复兴》(英汉对照),欧阳哲生、刘红中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这是胡适在美国期间的英文作品和演讲集。以新闻专业眼光来看,是百年来最棒的外宣,迄今无人超越。他启发了我对中华文明的再认识,是我个人阅读生涯的里程碑读物。

 

10. 顾立雅,《孔子与中国之道 》,高专诚译,大象出版社,2004。Herrlee Glessner Creel, Confucius, the Man and the Myth. New York: Harper, 1949Rpt. under title: Confucius and the Chinese Way, New York: John Day. 1960

作者是西方汉学界罕见的、真正懂得儒家的极少数派。他用历史的眼光,用中西文化对比和影响来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读者要了解知行合一为儒家最根本的方法论,中庸之道是儒家最根本的原则,而最重要的是:民主是儒家的本质。尤其要认真研读第十五章 儒学与西方民主。

 

11.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三联书店,2008。

这是作者在1946年在美国讲学的英文讲义之中文版,作为中国哲学入门最佳。

 

12. 王治心,《中国宗教思想史大纲》,1940。

书中说的宗教思想其实是中国人的信仰,不全是西方宗教概念的,所以是了解中国人信仰必读。王自己是基督徒,所以读他的书,可以更客观地理解我说的:依精神信仰而言,中华文明比源自一神教的西方文明要更先进。

 

13.朱谦之,《中国哲学对欧洲的影响》,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商务印书馆,1940。

中国哲学对欧洲文明确实有过影响,但并没有作者说得那么巨大。尽管也有极少数西方真正的智者有微弱的觉悟。因为源于一神教的欧洲文明本身是封闭的,他们没有向外来文明学习的基因,所以不会接受中国哲学。书中的论证并不证明欧洲文明受到中国哲学的影响而启蒙了,只能证明各文明都以不同的方式到达一个共同终点即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欧洲的启蒙时代不是由中国哲学催生的,而是在经历了1500年基督教摧残之后的觉醒,选择了中国春秋战国时代同样的方式进行了人文文明的复兴,这是人类文明的必然巧合,比如政教分离。这种巧合证明了天下大同的可能性,也说明了中华文明的高度发达和在人类各文明的进化赛道上的领先性。

 

14. 司徒雷登,《在华五十年:从传教士到大使——司徒雷登回忆录》,周惠民译。John Leighton Stuart, Fifty years in China, the memoirs of John Leighton Stuart, missionary and ambassador, Random House, 1954

1962年,比今日中国人更中国人的司徒雷登逝世。他的葬礼上放了一首古琴名曲《阳关三叠》:“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样的他所理解的中华文明,所描述的中国现代史,以及他对中华复兴的期待,是致力于中国历史大转型的精英必读。尤其是要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爱中国,什么是真正的中国。

 

15. 陈焕章,《孔门理财学》,商务印书馆,2015The Economic Principles of Confucius and His School, Columbia University, 1911

中国科举进士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用现代西方经济观念来系统整理儒家经济学的第一人。读通此书,不仅可以深入理解儒家,而且能引发对西方经济学的反思。此书是激发我开创人文经济学的里程碑作品。

 

16. 趙文詞(Richard Madsen), 黃雄銘譯註,民主妙法──臺灣的宗教復興與政治發展,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5Richard Madsen, Democracy’s Dharma: Religious Renaissance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in Taiwan ,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7

不仅了解中华信仰传统在台湾的延续,而且理解作者说的:“源自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即儒、释、道三教,确实不但能同民主相容,更有助于对其维系。”最重要的是:通过对比中华信仰和西方基督教在台湾的传播方式就知道中华文明在信仰自由领域远远超越西方。

 

17. 余英时,《历史人物与文化危机》,三民书局,1995,2004。  

解构历史人物诞生的文化背景,理解我们中华文明的主流与边缘,深刻理解什么是正统,什么是背叛。我们终将回到正统,背叛不过是昙花一现。不过,作者对中华文明的看法在客观中有悲观,可谓中国正统知识界的典型。因为作为现代学者的他们已经不是传统上能执政的儒家士大夫了。缺乏执政逻辑的他们非行动家,所以有着有心无力的迷茫。

 

18. 朱光潜,《诗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1943。

以中西对比方式来了解中华文艺之先进和高雅。

 

19  Beng Huat Chua, Liberalism disavowed – communitarianism and state capitalism in Singapore,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17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在执政实践中以务实原则建立了有别于西方的民主模式。其长达60年的傲人政绩一方面证明了西方式自由主义和民主乃至多元主义的内在缺陷,另一方面证明了儒家在民主时代的伟大生命力。可惜新加坡的务实原则和其理论研究依然是西方视角的,所以他们无法从理论上独立构建可以普世的现代儒家自由主义,从而成为新民主发源地。但是新加坡为儒家思想的大复兴提供现代社会的成功案例。这里还必须重点强调:新加坡人民行动党长期执政却没有腐败,人民有福利,贫富分化小,根本原因不是一党执政,而是有定期选举和反对派来监督执政党并外部淘汰执政党中的不合格成员。没有民主,决不会有今日新加坡。

 

20. Chris Patten(英国, East and West, The last governor of Hong Kong on power, freedom and the future, Pan books, 1999。

末任港督彭定康作品,对了解那段真实的历史和西方政治家眼中的中华文明非常有帮助。就本质而言,书名East and West并不准确,因为这不是东西方文明的冲突,而是西方世界中民主与专制的冲突。作者的中文引语全部用论语,因为论语是西方最熟悉的中华典籍。

 

“陶赟课堂”核心课程《中华文明》第一个系列 :“为中华文明正名”的六个讲座结束了。下一个系列择日再开。下一篇是一个补充培训内容:大转型时代的实干精英必修课-读书方法及读书笔记范例《孔门理财学》。之后,我们开始核心课程《儒家现代化》的第一个系列“现代观念看儒家和民主”,由六个讲座组成。第一讲:什么不是儒家?;第二讲:儒家是什么?;第三讲:如何理解孔子?;第四讲:作为“总统执政纲领”的儒学 ;第五讲:基于人性本善的儒家人文民主;第六讲:儒家为何还没有复兴?

 

 

课后作业:选取以上一本,写一篇5000字以上的导读。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关注“陶赟课堂”,努力成为中国历史大转型的精英!

 

上一篇: “为中华文明正名”第五讲:中国人懂民主吗?我们要什么样的民主模式

下一篇: 大转型时代的实干精英必修课-读书方法及读书笔记范例《孔门理财学》

 

 

    精选文章

台湾地区的选举制度足够民主吗?

对所有自由派的灵魂三问之第一问

对所有自由派的灵魂三问之第二问

揭秘自由派失败的底层原因 - 对所有自由派的灵魂三问之第三问

“孙中山为什么能成功?”第一讲:孙中山成功的个人机遇和条件

“孙中山为什么能成功?”第二讲 :正国本为转型成功之首要

“孙中山为什么能成功?”第三讲:创国体为转型成功之根本

“孙文为什么能成功?”第四讲:立国策为转型成功之保障

“孙中山为什么能成功?”第五讲:激发恰到好处的民族自豪感

“孙中山为什么能成功?” 第六讲:使用国际语言的革命“大外宣”

为何马克龙的中间派会昙花一现? 从法国国会选举看中法中庸之道之对比

川普的全部人生意义是什么?

“为中华文明正名”第一讲:抓住中华文明五大特点

“为中华文明正名”第二讲:中国为何被误读?

“为中华文明正名”第三讲:如何重新认识中国?入门方法介绍

2035年开始的中国历史大转型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

“为中华文明正名”第四讲:亨廷顿错在哪了?何为正统中国

“为中华文明正名”第五讲:中国人懂民主吗?我们要什么样的民主模式

 

Pour être informé des derniers articles, inscrivez vous :
Commenter ce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