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赟接受 « 21世纪经济报道 »采访,谈法国总统候选人梅朗雄的崛起
21世纪经济报道 袁雪 布鲁塞尔报道 2012-04-14
距法国总统大选第一轮投票还有数周时间,各党派候选人的竞选活动进入白热化。吸引民众最多、现场气氛最为热烈的竞选集会,并非来自支持率排在前两位的候选人:法国现任总统萨科齐和中左翼社会党候选人奥朗德,而是左翼阵线的梅朗雄。
4月22日第一轮投票临近,各位竞选人所获支持率都呈现平稳趋势;只有梅朗雄的支持率在3个月内拉升5个百分点,超越极右翼的勒庞,成为排名第三的候选人。
他的崛起,再加上奥朗德的一路领先,奠定了左翼在此次大选中的优势;目前民调结果,奥朗德领先萨科齐。
这也将打破中右翼对法国政局长达17年的把持,“这会把法国政局带向更为平衡的局面”,欧洲外交关系理事会巴黎办公室主任托马斯·克劳对记者称。
左翼所奉行的平等、提高普通民众生活水平等口号,在金融危机背景下都格外具有号召力,梅朗雄所代表的也正是对金融资本家垄断和控制现政府的不满,他号召“人民起义”,从资本家手中夺回控制权。
但托马斯·克劳对“左翼复兴”的说法颇为谨慎。纵观整个欧洲,从2007年开始的经济危机期间执政的政府几乎在新一轮选举中全军覆没,不分左右,例如西班牙和英国都是保守政党上台。
“全欧洲弥漫的是一种希望新政府的情绪”,他称,“因此,即便左翼最终拿下法国大选,也很难说这代表着左翼复兴的潮流”。
左翼取得选举优势
60岁的梅朗雄与奥朗德同出一家,梅朗雄政治生涯中的32年都是社会党成员,直到2008年对社会党不满而出走,组建左翼党;2011年,他与日益边缘化的法国共产党达成协议,法共党内投票决定推举梅朗雄以左翼阵线名义参加2012年法国总统大选。
正如梅朗雄当时出走是责怪社会党过于偏向中间,立场过于温和一样,在此次选举中梅朗雄与奥朗德也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风格,梅朗雄称这位同阵营的对手为“一壶温吞吞的水”。
奥朗德以萨科齐为正面竞争对手,竭力塑造一个和他完全不同的形象:谨慎、谦和以及温和,在他的竞选纲领中,除了最初对富人开炮,要求将其所得税提至75%以外,几无惊人之语。
梅 朗雄则以充满激情的演讲,热烈的集会现场气氛,刮起一阵红色风潮。他强调法国主权,号召与欧盟保持距离,并退出北约和一切自由贸易协定;他计划提高预算, 使退休年龄重新退回到60岁,并将最低工资上涨20%至月薪1200欧元;他还主张年收入超过36万欧元的部分全部上缴国家,并对部分银行和所有能源企业 国有化。
根据4月12日的最新民调,梅朗雄的支持率已攀升至17%。长期旅法的中国政治学者陶赟称,梅朗雄没有当选总统的压力,在竞选中 可以坚持信守左翼的传统价值观,收回奥朗德因偏向中间政策而失去的左翼铁杆支持者;对于不满于两个主流政党、原属于极右翼的选民,梅朗雄富有感召力的演讲 也颇有吸引力。极右翼和极左翼的选民阵营存在交集,即蓝领工人阶级和普通市民。
61岁的马克是一名退休的公司电脑程序员,他称:“通常情况下,我会投票给绿党,但这次在第一轮我会投给梅朗雄。因为他是唯一一名候选人,能表达出我对萨科齐、银行、经济危机和欧洲有多么愤怒。”
虽然梅朗雄的强势曾让奥朗德感到一种迎头赶上的压力,但目前对于左翼整体而言还是形势向好。托马斯·克劳和陶赟都相信,大部分梅朗雄的选民都将在第二轮投票给奥朗德,这也是马克在第二轮投票时的计划。
难称真正的“左翼复兴”
虽然法国看起来素有发动“人民革命”的热情和传统,但其本质却是一个保守国家,中右翼一直在法国政坛上保持优势地位,即使是密特朗执政的14年间,也带有左右共治的意味,中右翼的希拉克曾是密特朗的内阁总理。
若按目前的民调结果,中左翼最终获胜的可能性很大,这也将是继1981年密特朗之后,第一位入主爱丽舍宫的社会党人。但这更多来源于右翼在危机时的表现不佳。
5年前当萨科齐上台时,信誓旦旦要对法国进行改革,让其具有美国式经济的活力;但恰逢金融危机,英美经济模式遭遇打击,萨科齐意图改造的大船尚未远行就已搁浅,但同时法国的不平等却罕见的加强。
1980年中期到2000年中期,在高收入国家中,法国是为数不多不平等现象未曾增加的国家;但自2007年开始,1%的人口所掌握的财富从11.8%增加到16.2%;基尼系数也从26.6涨至29.9。
梅朗雄打出的口号是摆脱盎格鲁-撒克逊金融经济和自由市场对欧洲大陆和全球的“诅咒”,重新奉行法国对人性关怀的价值观,“左翼活动是对大资本家控制政权的反对”, 陶赟称。
这样的时代因素并不仅仅影响了法国的中右翼政府,而且殃及了欧洲大陆几乎所有在危机时执政的政府:葡萄牙的中左翼取中右翼而代之,希腊和意大利的中右翼政府被临时的技术官僚内阁所取代;但在西班牙,则是中右翼以极大优势上台,德国的基督教民主联盟的执政基础仍然稳固。
“人们希求的,只是另一种风格的政府,而并没有明显的左右摇摆。”托马斯·克劳称。
原文链接 http://www.21cbh.com/HTML/2012-4-14/xNMDY5XzQxODkxN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