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verblog
Suivre ce blog Administration + Créer mon blog

Pages

大家好,今天播出《中华文明 复兴 讲话》系列第9讲:第一部分第四章:如何理解文明。 普通人觉得理解文明,尤其是其他国家的文明很难,因为我们并不知道窍门。下面我和大家分享一下心得。 德国大文豪歌德说过:“不懂外语的人也不懂他的母语。”德裔英国东方学家缪勒( Max Müller)借用此格式来说宗教研究:“宗教研究,只知其一,一无所知。”钱穆认为也要通过同时借助中西思想才能理解西方文明。所以为了理解文明,哪怕是自己的文明,也是要对其他主要文明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内外两种视角才能构成完整的文明印象。这是第一个窍门。...

大家好,今天播出《中华文明 复兴 讲话》系列第 8讲:第一部分第三章:文明的特征。 所有文明,总有些共同的特征,比如语言、城市、宗教、工具的使用、社会集团的生活等等。除了这些归属于科学性的特征之外,我们应该更重视那些属于政治、社会学和大众心理学等相对不可见的特征,因为一国治理的质量就依赖于对这些特征的尊重和运用。 第一,文明是民族之灵魂,它在我们出生之前就已存在,并仍将在我们过去之后而发展,它伴随并影响着我们的一生。相对人生的短暂,文明可以说是“永存”的。美国革命的旗手潘恩 (Thomas Paine)说过:“我们的文明越发展,我们就越不需要政府”,因为成熟的文明自有其规则来确保社会的和谐。所以,国家首要的使命就是要确保其文明的进步,因为文明可以提高国民的自治能力。中华文明以教化为政府第一职责,上至君主下到平民都以修身为人生要义,正是在2000多年前就发现了这一规律。一国政治之质量依赖于国民的自治能力,尤其是民主制度。今天西方民主制度的根本危机就在于过度的国家干预降低了这种能力,因为政府用太多短期的政策来取代永续的文明来执政,比如议会通过的法案越来越多,但实际上西方社会却越来越混乱,平民反而丧失了进取心,社会伦理也变得光怪陆离。而一个智慧的政府真正要做的是根据时代演进不断地复兴国民的灵魂-民族文明使之自然协调社会的运行。这是现代宪政国家环境下德政优于法政的根本原因:管得越少才能更好地领导国家。...

大家好,今天播出《中华文明 复兴 讲话》系列第 7讲:第一部分第二章:文明的层次 文明有着不同的层次,代表了人类积极向上的追求。 钱穆说:“人生必须面对三个世界。第一阶层里的人生,面对的是“物世界”;第二阶层里的人生,面对的是“人世界”;须到第三阶层里的人生,才始面对着“心世界”。面对物世界的,我们称之为“物质人生”;面对人世界的,我们称之为“社会人生”;面对心世界的,我们称之为“精神人生”。我们把人类全部生活,划分为此三大类,而又恰恰配合上人文演进的三段落、三时期,因此我们说人类文化有上述的三阶层。”...

当恐怖袭击成为常态,就再也不能让人民警觉,麻木的人类更加习惯苟且偷生,直到决战。二战前他们如此面对纳粹,今日他们继续。欧洲是美国的累赘,是人类灾难的发源地。 今日人类陷入如此危局,最大的责任人是中国人。作为人类的领袖文明,中国人五百年来没有尽到领导人类文明进步的天职,是严重的失职,应当诚恳地向全人类谢罪,并以更积极奋进的态度复兴中华文明,重新领导并解救人类于危难之中来悔过自新。 所谓中华文明早熟论是西方屌丝用来掩盖自身文明幼稚和低端的托词。因为作为有逼格的井底之蛙,西方人无法也不愿接受一个事实:中华文明比西方文明要先进发达得多,而且更早。坚持早熟论的西方学者是因为他们的智商不足以理解中华文明,而坚持早熟论的中国学者是因为他们是捧着金饭碗要饭的乞丐...

大家好,今天播出《中华文明复兴讲话》系列第 6讲:第一部分第一章:文明的定义。 文明在英文里是 civilization , 来自法语的civilisation,其现代意思的“文明”一词在法语中最早出现于启蒙时代,1756年,法国重农学派的经济学家老米拉波侯爵(Victor de Riquetti, marquis de Mirabeau)在《人口论》(Le traité de la population)一书中写到:“毫无疑问,宗教是第一也是最有效规范人类(行为)的工具,是文明的第一推动力。”...

大家好,今天播出《中华文明 复兴 讲话》系列第 5讲:第一部分:什么是文明的开篇-为何我在法国研究工作10年了,却要用中华文明来改造西方困境呢? 2012年8月31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在法国的分站邀请我做一个法语访谈节目,谈谈我对法国的看法。法国女主持问了我一个问题:Pourquoi venez-vous en France ? 为何您来到法国? 我回答说:“Choisir la France, c’est le sentiment d’abord ! La culture, la Révolution,...

大家好,今天播出《中华文明 复兴 讲话》系列第 4讲:前言之四:本书的内容安排。 本书分为七个部分,每部分再分章分节。 首先在展开中华文明的论述之前,我们先要讲讲什么是文明。本书中的“文明”不是指“文明礼貌”中个人修养的“文明”,而是一种人类的集体文化表现。所以,我们要对文明进行科学的定义,而这个定义是在各主要人类文明对“文明”一词不同看法基础上的综合,我们寻求一种关于“文明”的普世定义。我会重点介绍四个不同层次的文明,这是我自己的创新,是 21世纪以“文明之道”治国平天下的理论基础。同时我们还要介绍一种评估文明先进与落后的简单方法,这可以回答为何中华文明是最先进的人类文明。另外我们要概括文明的特征,并由此来介绍如何理解文明的窍门。这就是本书的第一部分内容:《什么是文明》。...

大家好,今天播出《中华文明 复兴 讲话》系列第 3讲:前言之三:本书的写作特点 首先,本书是通俗读物,我希望跳出学术书的条条框框,让更多的人能够理解中华文明。因为复兴中华文明是一项人民的时代事业,而不是专家学者的垄断权力。通俗的讲解可以启发更多的普通读者也来构建大家心目中的新中华文明。 500年前欧洲的文艺复兴主要是由学者推动的,因为那时大多数人都不识字,且深受基督教思想禁锢,没有能力成为西方文明复兴的主体。而在21世纪的今天,每个受过正常教育的国民都应当拥有对自身文明的解释权和更新权,应该成为中华文明复兴的主力。人民主权不仅仅表现在政治权力方面,也应该体现在知识权力方面。事实上,在西方模式垄断的中外知识界,我相信人民比专家有着更正常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智慧。尤其是在建立新中华文明这场伟大的运动中,专家们往往只会低头考古,而人民才会抬头展望未来。...

大家好,今天播出《中华文明 复兴 讲话》系列第 2讲:前言之二:本书的写作目的。 我写这本书的目的有三:一认识中华文明,二复兴中华文明,三运用中华文明为人类未来找出路。 第一我们要用现代的眼光和全球文明的视野来重新认识中华文明。一个民族的文明既是历史的沉淀和积累,也是该民族未来发展的动力与方向。文明中表现的历史事实是客观存在,我们不能随意改变,但文明的精神内涵是随着时代演进的,是需要吐故纳新而为时代服务的。因此每个时代我们所需要的文明内涵是不同的。所以,对于历史中的文明需要根据时代变迁而不断进行再认识、新解读,乃至新建设。今天中国人和地球人需要认识的中华文明,是应当以现代和全球化视角来分析的。一要用现代观念去理解传统文明,比如用现代宪政观念去分析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我称之为中华古典宪政,大致从汉初儒家兴起到宋末崖山国殇。这段时期学术一直领导政治,即道统高于法统,以政治权力分配和制约为核心内容的根本宪法即儒家思想没有大变。因此王朝更替不过是现代意义的执政权转移,而不是所谓的“两千年黑暗专制”。二要以文明比较方式来发现中华文明的普世性价值,比如中华文明对宗教和信仰的认识对我们而言习以为常,但放在全人类文明中,却能发现其领先全球的智慧,因为我们是唯一把人放在最核心最信任地位的文明。...

胡适(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仅仅以现代中国自由主义的领袖称之是不够的,他还可以跻身于20世纪伟大的政治活动家之列,从“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中已经隐约可见其认为政治应当超越于意识形态党争的思路。战后蒋介石曾邀请胡适为民国总统也是对其政治能力的肯定。尤其是在国难之际,胡适任驻美大使四年(1938-1942)通过各种演讲和外交活动,不仅成功完成联美抗日重任,而且向美国精英及公众介绍了一个堪称完美的中国,可以说是现代中国迄今为止最杰出的的外交演说家,我希望中华文明复兴后有人可以超越他。因此胡适不仅是坐而论道的学者,也是很务实的政治活动家,更是一个真正的爱国者的典范。我就如何爱国为主线把他成年后的人生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务实地爱国阶段(抗战前)、智慧而自信地爱国阶段...